新闻特区:武吉淡汶

去年承受“三方打击”——风灾、海域污染鱼存活率低和渔场爆窃案打击的武吉淡汶26户海上养鱼业者,在今届大选莅临提出3项诉求,恳请未来执政党助养殖业者“一臂之力”!
这批养殖业者于周五晚在武吉淡汶养鱼公会(于2016年中旬成立)协助下,召开记者会。
26名海上养殖业者是在去年11月惨遭风灾袭击,箱网鱼排严重受损,有者更被暴风袭击下倘然无存,损失额估计约4000万令吉;近半年来业者在复苏行业挣扎中又面对海水污染问题,鱼只存活率偏低;以及遭遇渔场爆窃案困扰,偷鱼者也是垂钓者,从风在至今偷钓鱼活动不减反增。
武吉淡汶养鱼公会主席王成洲表示,业者期盼的第(一)项诉求:希望政府批准业者接驳自来水管和计水表在养殖场,以便业者使用自来水为鱼儿“洗澡”去除身上海虱增加存活率;(二)促请威省市议会和环境局严厉取缔违例私放工厂化学废水入北赖河支流的厂商,以及净化柔府河,还我青山白水;(三)望政府援手助申请农业银行低利息贷款,让业者从三方打击中重新站立,巩固槟州养殖业北马第一的地位。

陈瑞荣:龙虎斑鱼苗集体翻肚
槟州唯一龙虎斑鱼苗培植中心业者陈瑞荣(55岁)指出,他在去年约7月间惊见成千上万的鱼尸浮现在柔府北赖河整条支流,其中不乏生命力强的非洲鱼,过后其培植中心开始面对鱼苗无故死亡问题。
他说,他在柔府工业区设厂已有20年光景,过去主要培植虾苗,5年前改去培植龙虎斑鱼苗,首次目睹柔府河污染鱼只集体翻肚的“壮观”。
“过后,我在去年10月和12月分别培植100万粒的鱼卵在培植半年后,鱼身长约6寸的小鱼竟然集体翻肚,全死光一只不剩了,相信是因为养殖场的水都是汲取海水和河水的因素照成,让我连本和工资电费共亏损约24万令吉。
“今月初我在培植50万粒鱼苗,18天后我再培育50万粒,昨天再增加50万粒,战战兢兢作业,观察好鱼儿情况,不敢再一次培育100万,减低亏损成本。”
他指出,该北赖河河流如墨般黑,还发出浓郁呛鼻的化学和恶臭味,令人作呕,该支流数十年来不见政府当局来清理。
他也说,过去100万粒鱼苗培植存活率介于2至3%,现在什幺都没有,市场上本地龙虎斑鱼苗严缺,业者必须从外地购买。
“我很希望槟州政府先不要花钱建海底隧道,把钱用来清理柔府河吧!”

许赐利:金目鲈死亡损失20万
在柔府河口附近陆地池塘养殖业者许赐利(41岁)说,其渔场拥8个池塘,6池养殖虾、2池养金目鲈。
去年10月他汲取水闸门附近的海水入池养殖金目鲈,导致每尾约500克的金目鲈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70%,让他损失20万令吉。
据他指,怀疑是退潮时柔府河排除已被污染的河水是肇因,让他欲哭无泪。
王成洲:申请装自来水无下文
王成洲说,早在2012年,业者已向州政府申请装设海上自来水供设备,无奈至今没有下文,业者做出申请因需用淡水来清洗鱼只寄生虫和员工用水之需。
“我们希望槟州水供机构给予便利,让我们从安曼岛接驳自来水管到其中一处养殖场,以方便大家前来汲取,这是业者迫切需要的设施,因这些年来从陆地运载自来水到渔场,已经耗用巨大的燃油费,加重养殖的成本。”
他说,业者于2016年开始遭受海虱的袭击,隔年11月4日又遭遇风灾摧毁,正当大家欲振作东山再起时,面对下放的鱼苗在一周内集体翻肚,业者查悉怀疑是工业废水再次排到该海域,针对这问题,该公会将会致函给有关部门要求采取执法行动。
另一方面,他也要求海事局采取有效方法,杜绝偷钓鱼活动。
围篱挡不住偷钓客
据业者透露,为了防贼,许多海上渔场都纷纷建设围篱措施,但却对日益猖獗的偷窃案无作用。
“这些偷钓客将鱼竿伸进鱼钩将鱼钩甩进渔池,照钓无误,非常无法无天。希望执法单位执行任务,让早前规定的垂钓客100米距离能生效。”